有研究机构称大米将在今年出现20年来最严重的短缺。供应不足和需求增加也推高了国际大米的价格。
惠誉解决方案最新警告称,全球大米市场在2023年将出现20年来最严重的短缺。背后有多重原因,首先从供应角度,一些大米的主要生产国受到洪涝和干旱天气的影响,大米产量下降。
占全球大米贸易7.6%的巴基斯坦,去年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大米年产量同比下降了31%。美国农业部称,洪涝灾害的影响比最初预期的还要糟糕。此外,亚洲和欧洲的主要水稻种植国还在遭受2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
(相关资料图)
有业内专家在接受CNBC采访时指出,人们需要重视气候变化对于食品安全的影响。
荷兰皇家帝斯曼集团联席首席执行官 马洁岚:我们需要认识到气候变化不仅是关乎能源转型,实际上,它首先会影响的是食品安全。世界上三分之一的可耕种土地如今正处于长期干旱之中,因此我们必须考虑如何使粮食系统更具韧性。
一方面是供应不足,另一方面需求还在增加。由于俄罗斯和乌克兰是小麦的主要出口国,俄乌冲突之后,小麦的价格飙升,大米就逐渐成为小麦的替代品,这就推高了大米的需求。而供需的失衡,就推高了国际大米的价格。
惠誉的大宗商品分析师查尔斯·哈特表示,全球范围内大米短缺最显著的影响就是国际大米的价格一直处于十年来的最高水平。
当前,国际大米的平均价格大约为每担17.3美元,惠誉预计大米价格会维持在目前的高位一直到2024年,届时大米价格可能会降至每担14.5美元左右。
哈特指出,由于大米是亚洲多地的主食,大米的涨价可能会成为亚洲地区食品通胀的主要推动因素,并影响粮食安全。
不过,惠誉估计大米短缺的情况可能会较快得到缓解。根据惠誉的报告,全球大米产量将在2023年至2024年稳步反弹,预计总产量将同比增长2.5%,未来五年,印度可能会成为全球大米产量的主要引擎。
惠誉预计,全球大米市场的供需水平在2023年至2024年,会恢复到近乎平衡的状态。而到2024年至2025年,全球大米市场将恢复到供应过剩的状态。
预计未来大米的产量仍主要会受到天气的影响,分析师指出,虽然印度的气象部门预计该国将迎来正常的季风降雨,但今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的高温可能还会影响印度的收成。
(来源:央视新闻)
统筹:王攀 编辑:金宸晔X 关闭
2021年北向资金流入超4300亿元 外资热情拥抱中国资产
尽管面临疫情反复等多重不利因素,外资在2...北交所董事长徐明:北交所成立以来股票平均上涨98.9%
北京证券交易所董事长徐明8日表示,北交所...宁吉喆:2021年中国GDP将连续第二年超百万亿元
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兼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黄金消费市场渐回暖 “古法金”饰品获年轻消费者青睐
2022世界珠宝发展大会正在海口举行。8日在...观察:中国首条民营控股高铁开通之“时”与“势”
杭台高铁首趟列车即将发车。张煜欢摄1月8...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十四五”起步之年良好开局
中国生态环境部7日在北京召开2022年全国...人社部发布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外发布了《...云南永善佛滩顺河梯级电站全面推进建设
日前,云南省永善县顺河村举行了佛滩顺河...中老铁路的背后 “税务专车”一路同行
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仅需...哈啰出行投资成立装饰工程公司 注册资本200万元
企查查APP显示,3月18日,上海钧住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Copyright © 2015-2022 东亚建筑工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13 联系邮箱:435 227 67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