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预测:今年电动汽车销量比重将提升至36%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相关资料图)
报道团走进北京蓝谷极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参访调研。 人民网记者 尹星云摄
“现在越来越多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因为纯电动汽车直接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不排放任何物质,相较于传统燃油汽车十分环保。”北汽新能源工作人员向“你好,碳中和”主题调研行团队介绍,去年全国销售的2000多辆汽车里有688万辆是电动汽车,占比为25%,预计今年电动汽车销量比重将提升至36%,将进一步降低碳排放。
日前,“你好,碳中和”主题调研行走进北汽集团所属北京蓝谷极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深入了解新一代新能源汽车性能及其研发创新历程。
“三电”技术创新为降碳提供坚实支撑
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国蓝谷园区是北汽新能源科技创新中心,占地11万平方米,设有整车、电池工程、电驱动、智能网联、轻量化、大数据等9大研发中心,推进智能电动汽车技术不断升级。
北汽新能源汽车试验中心于2019年建成,共有88个试验室,具备整车、系统、零部件3个层级验证体系,以及电池、电机、电控、智能网联、轻量化、整车应用6个方面的关键核心试验能力。北汽蓝谷工作人员介绍,一台极狐纯电动汽车需要经过成千上万次的严苛试验,各项性能指标均达标后方可出厂。
据了解,当下中国汽车行业在绿色低碳驱动下正经历全方位的生态化转型,极狐汽车将环保健康理念深度融入每一款产品的设计、制造等所有环节,特别是通过“三电”(电池、电机、电控)技术领域持续创新,为降碳提供坚实支撑,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每辆电动汽车每年可减少碳排放3.94吨
报道团成员体验北汽新能源汽车。 人民网记者 尹星云摄
电动汽车低碳减排效应显著,以极狐阿尔法T为例,根据核算,每辆车每百公里可节省碳排放约21.6千克,以每日通勤50公里计算,全年可累计减少碳排放3.94吨,相当于近800棵50岁的树1天吸收的二氧化碳量。
北汽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落地,“十四五”期间,北汽集团推出“BLUE 卫蓝计划”,通过技术降碳、产品降碳、制造降碳、低碳生态四大行动,深入推进全面新能源化与智能网联化,打造乘用车、商用车全系列绿色低碳产品,到2025年实现碳达峰,2050年实现产品全面脱碳、运营碳中和。
“相当于种植了2935万棵树”
工作人员向报道团介绍北汽新能源汽车相关情况。 人民网记者 尹星云摄
在科技降碳方面,北汽集团加大核心技术科技创新研发投入,未来通过500亿元的投入规模,不断提升在电池、电机、电控、氢燃料等关键技术领域创新能力,为降碳提供坚实支撑。
在产品降碳方面,北汽集团以场景化造车实现科技创新应用落地,以更高品质产品和服务升级用户绿色出行体验。自主乘用车方面,北京新X7上市,WLTC工况油耗仅为7.66升。自主商用车方面,北京冬奥会举办一周年之际,北汽集团曾服务于冬奥会的氢燃料客车累计运营近1000万公里,实现“后冬奥时代”可持续利用;全新北京数智重卡全球上市,实现综合油耗较同类产品低5%-10%。
在制造降碳方面,北汽集团健全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体系,以智能生产打造系列“绿智基地”,促进首都制造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2023年3月,工信部公示2022年度绿色制造名单,北汽集团有17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和3家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预计到2025年将建成1-2个零碳工厂。截至6月,北汽集团已完成17.8兆瓦光伏设施建设,另有23兆瓦光伏设施建设实施;新增购置绿电1.7亿度,4240万度已落地交易,折合减碳2.6万吨。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北汽新能源汽车累计行驶472亿公里,综合节能减排804万吨,相当于种植了2935万棵树。
X 关闭
2021年北向资金流入超4300亿元 外资热情拥抱中国资产
尽管面临疫情反复等多重不利因素,外资在2...北交所董事长徐明:北交所成立以来股票平均上涨98.9%
北京证券交易所董事长徐明8日表示,北交所...宁吉喆:2021年中国GDP将连续第二年超百万亿元
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兼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黄金消费市场渐回暖 “古法金”饰品获年轻消费者青睐
2022世界珠宝发展大会正在海口举行。8日在...观察:中国首条民营控股高铁开通之“时”与“势”
杭台高铁首趟列车即将发车。张煜欢摄1月8...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十四五”起步之年良好开局
中国生态环境部7日在北京召开2022年全国...人社部发布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外发布了《...云南永善佛滩顺河梯级电站全面推进建设
日前,云南省永善县顺河村举行了佛滩顺河...中老铁路的背后 “税务专车”一路同行
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仅需...哈啰出行投资成立装饰工程公司 注册资本200万元
企查查APP显示,3月18日,上海钧住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Copyright © 2015-2022 东亚建筑工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13 联系邮箱:435 227 67 @qq.com